关闭

举报

  • 提交
    首页 > 党建扶贫 > 正文
    购物车
    0

    振兴乡村文化要多点联结多方借力

    信息发布者:杨福昌
    2020-11-20 18:40:33    来源:http://www.farmer.com.cn/   转载

    数千年的农耕文明孕育了美丽的乡村文化,正如费孝通先生在《乡土中国》一书中所说:“从基层上看去,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”。在城镇化进程加快、农村文化和集体记忆褪色的背景下,人们越来越认识到,失去乡土气息、丢掉文化之“魂”的村庄,并非我们乡愁深处的村庄;抛开文化的村庄发展思路,绝非健康可持续的发展之路。

    从实地调研情况看,乡村文化振兴存在明显区域差异。在一些地区大唱文化戏并从中受益的同时,一些地区乡村文化发展还存在不少问题:一是精神生活荒漠化。笔者回农村老家,经常看到一群人聚拢在某家大门口打扑克牌,那个简陋的场所似乎成了村民枯燥生活里的快乐源泉。与此同时,年轻人的时间被各类娱乐软件吸走,老人则沿着乡间小路来回溜达。在五彩斑斓的城市面前,农村生活显得苍白。二是价值观念原子化。村民之间情感淡了,争抢个人利益的多了,兼顾集体得失的少了,依靠血缘和道德伦理建立起来的乡村秩序面临着分崩离析的危险。三是文化资源闲置化。有的村庄守着手工艺品制作、文化祠堂等老祖宗留下来的特色资源却不加以利用,该传承的没有传承好,该发扬和创新的没有做到位。四是文化建设边缘化。一些乡村治理者在缺乏上级支持、缺乏可行经验指导的情况下,把农村文化建设作为可有可无的“迎检”工作。如果任由乡村文化逐渐荒漠化,人心会越来越凉,乡村情感会越来越淡,维系乡村秩序的内在纽带会越来越松,不利于乡村良性发展。

    当然,解决上述问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,要循序渐进,先从符合农民期待、与当前农村生活实际相契合的方面入手,让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真正尝到文化的“甜头”,继而慢慢加大文化建设力度,使文化振兴与乡村治理、经济发展相结合,从而达到多点联结、多方借力的效果。

    一是挖掘特色“种”文化。文化可以自生自长,但更需要播种培育。乡村生活孕育了生生不息的文化基因,那些具有特色的农业生产、散发浓厚仪式感的地方风俗,都是鲜活的文化种子。每个地域甚至每个村都有其特色,要善于找准这些元素并加以提炼、放大并注入生产生活方方面面,形成处处可见的文化印记。比如在邢台市信都区,皮庄村从板栗产业出发打造“贡栗文化”,西牛峪村用建立幸福互助院等方式弘扬“孝道文化”。有的农村还结合实际“创造”了一些节庆日,如桃花节、美食节、庙会等等,为村庄集体生活染就了鲜明底色,慢慢构筑起村级文化共同体。

    二是改造空间聚文化。很多村民反映,不是大家伙不喜欢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,只是客观条件达不到。结合村民生活习惯,不妨以文化广场、党员活动室、农村书屋为核心空间,建设和维护好相应文体设施,让广场舞、球类运动、阅读等元素扮靓农村生活。这些公共空间将因其对村民天然的亲和力,成为村民彼此交流、增进情感、互换信息、思维碰撞的场所。比如河北省隆化县白杨沟村工作队,筹资新建和扩建了村级文化广场,为村民购买了文娱器材、成立了文艺宣传队,从一开始的5人、10人、20人到现在已形成两个组、近百人的秧歌队,饭后广场扭一扭已成了村民习惯,不仅活动了身子骨,更提振了精气神。当然,这样的场所不在多而在实用,确保每个村庄建成一个、投用一个就很好。

    三是优化治理强文化。乡村文化不是空洞的符号,它可以被实践,并在实践中不断自我强化。农村文化中有不少价值元素历经岁月却依然美好神圣,在党建引领的前提下,重新审视和发掘根植于乡村文化中的亲孝礼仪观念等,能够有效淳化乡风。依托道德理事会树立农村权威、通过乡村“红黑榜”和评选“五好家庭”培育农村好风气等,都有助于用农村的规则解决农民的事,继而重塑乡村正义,熔炼农村熟人社会的秩序内核。不论经济基础好坏、资源禀赋如何、上级财政支持强弱,只要坚持党建引领、依靠群众,抓住抓好乡村治理这个抓手,乡村文化就可以实现有效的延续和创新。

    四是繁荣经济兴文化。经济不发展,村庄就没有人气,没有人气就没有振兴文化的“底气”。河北省隆化县田家营村工作队,通过贫困户入社参股分红、大户产业带动致富、乡镇企业带动增收等方式充实百姓钱袋子,目前当地山楂和中药材种植产业红红火火,标准化养殖大棚做大做强,温泉康养项目正在推进。随着产村一体、共创共享的发展模式逐渐形成,村民主动要求兴文化、传孝道。这启发我们,既不能脱离文化求发展,也不能就文化论文化、为了振兴文化而只揪住文化这一个点。特别要注意把乡村文化、乡村旅游和产业发展结合起来,以乡村文化为佐料调出合人胃口的产业。有了产业,村庄活力得以激发,村民眼界得以拓宽,乡村文化得以赓续,村庄文明得以培育,生机勃勃的乡村文化绿洲也就能够自然形成。

    (作者单位:河北省机关事务管理局)




    打赏捐赠
    0
    !我要举报这篇文章
   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,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村网通立场。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!